现代职业教育
主办单位:山西省教育厅
国际刊号:2096-0603
国内刊号:14-1381/G4
学术数据库优秀期刊 《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》来源期刊
       首 页   |   期刊介绍   |   新闻公告   |   征稿要求   |   期刊订阅   |   在线投稿   |   留言板   |   联系我们   
  本站业务
  在线期刊
      最新录用
      期刊简明目录
      本刊论文精选
      过刊浏览
      论文下载排行
      论文点击排行
      
 

访问统计

访问总数:24426 人次
 
    本刊论文
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导课艺术

 【摘 要】俗语说:“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。”导课是讲授新课的第一个环节,精心设计好这一环节,对于达到预期教学目的,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,有着事半功倍的作用。本文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中的导课环节做了一些尝试,谈一点教学体会。

  【关键词】小学语文;导课教学
  俗语说:“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。”一堂课的开始对整堂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,所以,导语的设计是不可忽视的环节。从心理学的角度讲,在上课之初,幽默、风趣、富有情趣的课前导语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,活泼课堂气氛,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,使学生很自然地进入最佳学习状态,并能为下一环节教学做铺垫。导语虽然只需两三分钟,却起着穿针引线的作用。因此,教者在设计导语时必须根据不同的内容和特点采用多样化的形式。
  一、创设情境导入法
  情境导入法是利用语言、设备、环境、活动、音乐、绘画等各种手段,创设符合教学需要的情境,以激发学生兴趣,诱发思维,使学生处于积极学习状态的技法。苏霍姆林斯基说过:“任何一种教育现象,孩子们越少感到教育者的意图,它的教学效果也就越大。我们把这条规律看成教育技巧的核心。”情境导入法如果运用得当,会使学生身临其境,感同身受,从而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,获得知识。这种方法适用于情感性较强的文章,这种导入法有助于学生体会文章中的思想感情,了解作者的写作目的,理解课文内容,渗透思想教育。比如《月光曲》这篇文章,学生对钢琴不了解,但他们对优美的乐曲旋律很感兴趣。作为教师,可以先播放《月光曲》让学生欣赏,对贝多芬《月光曲》的意境进行初步感知,然后告诉学生这就是贝多芬的《月光曲》,随即导入新课:这样优美的乐曲是怎样创作成的呢?我们今天就来学习《月光曲》这篇课文。
  二、温故知新导入法
  知识的巩固程度是学生掌握知识的重要标志之一,知识的巩固也是学生接受新知识的基础,如果学生不能牢固地掌握学过的知识,就不能很好地领会新知识,不能使新旧知识发生联系,获得系统的知识。知识的巩固又是学生运用知识于实际的必要条件。我们可以利用知识的连续性这一特性,在新课开始时,复习旧知识,或以旧知识推出新知识,使新旧知识联接起来,自然地导入新知识的学习之中。
  例如教《跑进家来的松鼠》一课时,首先提问:“以前我们学过哪篇描写松鼠的文章?”学生会回答:“《温暖》、《周总理的睡衣》等。”接着,教师导入:“通过《温暖》一课的学习,我们知道周总理作为国家领导入,除了夜以继日地处理国家大事外,还不忘关心广大劳动人民。给他们送去温暖。而作为国家领导入的他生活水可以过得好一些,可是他却一直过着艰苦朴素的生活,这正是《周恩理的睡衣》一文告诉我们的。这节课,我们再来学习一篇写周总理的课文――《当飞机遇险的时候》,同学们想一想,当飞机遇险的时候,我们敬爱的周总理是怎么做的?他为什么要这么做?周总理在你的头脑中又会留下什么印象?”由于已有了知识的积累,学生学习新课时就比较轻松、愉快。学习效率也会明显提高。
  三、借此及彼导入法
  小学生思维的特点是从以形象的思维为主要形式向抽象的思维过渡,凡是具体形象的东西他们容易理解和记忆,但他们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还较差。教材的有些内容较深,直截了当的学习或讲解,学生很难理解和掌握。若从侧面导入,借此及彼,让学生类比旁推,举一反三,这样就可以化难为易,扫除出教材中的“拦路虎”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。
  例如教《刻舟求剑》一文时,首先给学生讲一个故事:“有一个孩子在家里经常做饭,他家里有三口人,每次做饭,只用两碗米就够了。有一天,家里来了两位客人,他爸爸留客人在家里吃饭,他做饭时还是量了两碗米,吃饭时,吃着吃着不够了,这个孩子才觉得不对.同学们,你们知道他有什么地方不对吗?”学生们有的说.“他没有把米放够,”有的说“家里来了客人.还按定规矩办事.不知道客人来了应当加米,”这时可以相机引入新课:“对,他错就错在没有考虑情况的变化.还老规矩办事,今天,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课文――《刻舟求剑》,看看这篇课文写的是什么事,说明了什么道理?”通过这种导入,使一较难理解的寓言故事变得简单,学生很快能说出其中的道理。
  四、巧设悬念导入法
  每篇文章都有一个作者花大量笔墨进行描述和铺设的重点,学习文章首先就是要抓住重点。教师要善于根据文本内容的重点,设置悬念导入,以文本重点给学生引发阅读任务,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。
  例如,我上《两个铁球同时着地》一课,在导课时给孩子们出示以下悬念:在课堂上拿出两个重量相差悬殊的铁球,让大家猜猜,如果这两个铁球同时从高处掉下来,到底哪个先着地呢?他们都纷纷发表自己的观点,抢着要回答,很多同学根据自己的经验都认为是重的先着地。我说:事实上是这样子的吗?下面请大家看看教材《两个铁球同时着地》,还是了解一下其中的原因吧。这样学生带着悬念,产生了探究的需求,兴趣被调动起来了。
  总之,在小学语文教学中,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以及教材的内容,设置一开始就能抓住学生眼球的导入方法,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。

特别说明:本站仅协助已授权的杂志社进行在线杂志订阅,非《现代职业教育》杂志官网,直投的朋友请联系杂志社。
版权所有 © 2009-2024《现代职业教育》编辑部  (权威发表网)   苏ICP备20026650号-8